主動脈瓣狹窄(簡稱「主窄」)是一種嚴重的瓣膜退行性疾病,已成為瓣膜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關於主動脈瓣狹窄的詳細信息:
發病率與預後:
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主動脈瓣狹窄的發病率約為10%。
該病的預後較差,多數病人最終因心衰發作而死亡。
目前尚無明確的藥物干預手段,主要治療方式為開胸行主動脈瓣置換術或導管下行主動脈瓣置換術。
致病因素:
血脂譜異常,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脂蛋白(a)(LPA),已被證實與主動脈瓣狹窄有關。
甘油三酯及富含甘油三酯的殘餘膽固醇與主動脈瓣狹窄的因果關係也得到了驗證。這一研究採用了觀察性研究和孟德爾隨機驗證因果的方法,表明甘油三酯及殘餘膽固醇水平與主動脈瓣狹窄的風險呈正相關。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來自Copenhagen General Population Study的108,559位參與者。
採用基因工具變數驗證甘油三酯和殘餘膽固醇與主動脈瓣狹窄的因果關係。
基因評分工具通過甘油三酯及殘餘膽固醇水平引起主動脈瓣狹窄的效應得到了分析。
綜上所述,主動脈瓣狹窄是一種嚴重的瓣膜疾病,其發病與血脂譜異常,尤其是甘油三酯及殘餘膽固醇水平升高有密切關係。通過早期識別和干預這些致病因素,可能為預防和治療主動脈瓣狹窄提供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