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學名:Chimonobambusa yunnanensis Hsueh et W. P. Zhang),屬於禾本科竹類植物,是一種具有獨特形態和多種用途的植物。以下是關於方竹的詳細描述:
形態特徵:
竿直立,高度在3-8米之間。
竹稈呈青綠色,小型竹桿呈圓形,成材時竹桿呈四方型。
竹節頭帶有小刺,枝色婆娑,呈塔形。
葉薄而繁茂,蒸騰量大,容易失水,因此多自然分布於陰濕涼爽、空氣濕度大的環境中。
分布:
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貴州兩省,以及日本、越南和緬甸等國。
在中國台灣、湖南和廣西等省區也有分布。
用途:
筍葉可食用,味道鮮美。
竿材可用於造紙、農用和製作工藝美術品。
稈可製作手杖。
觀賞價值:
方竹是著名的觀賞竹種,多植於佛教著名寺院。
竹桿方形,別具一格,適宜觀筍觀姿。
文化價值:
在元朝李衎的《竹譜詳錄》中作為異形品收錄。
被譽為"竹類之冠",顯示了其在文化和經濟上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方竹不僅因其獨特的形態和廣泛的用途而受到人們的青睞,其文化和經濟價值也使其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植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