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一種以邊疆地區的自然風光和軍民生活為題材的詩歌。這類詩歌的內容豐富多樣,包括邊塞風光、邊疆戰士的艱苦生活、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以及邊疆將士思鄉的情思等方面。邊塞詩不僅是華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邊塞詩在唐代詩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像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一些詩人基於切身的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進行創作,而另一些詩人則利用樂府舊題進行翻新的創作。邊塞詩的創作在唐代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其中初、盛唐時期的邊塞詩多表現出昂揚奮發的格調,藝術性尤為突出。
代表唐代邊塞詩的詩人包括高適、王昌齡、岑參、李賀、李益等。近年來,學術界對唐代邊塞詩的研究成為古典文學的一個熱點,對其涉及的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