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什麼叫30而立

三十而立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為政》。孔子在《論語》中提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裡的「三十而立」指的是人在三十歲左右應該能夠確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信仰,確立自己的行為規範。

這個成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區有不同的解釋和套用。在古代,它通常被理解為學業或道德上的成就,如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提到的「三十而五經立也」,指的是三十歲時學業上的成就。而南宋朱熹則解釋為「立道」,即三十歲時能夠自立於道,對人生的道理有了較深的了解,能夠做事符合道。

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將「三十而立」理解為三十歲時應該有所成就,如成家立業,擁有穩定的工作或事業。然而,這種理解並不完全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所強調的是德性的確立和道德信仰的形成。

綜上所述,「三十而立」不僅僅是指三十歲時要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年齡階段確立自己的價值觀、道德信仰和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