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道是佛教術語,指的是在身、口、意三業中所實踐的十種善行。這十種善行包括:
不殺生。即不殺害任何生命體。
不偷盜。即不盜竊或非法佔有他人的財物。
不邪淫。即在合法的婚姻關係之外,不進行性行爲。
不惡口。即避免用惡毒的語言傷害他人。
不兩舌。即不挑撥離間,不傳播虛假信息或惡意中傷他人。
不妄語。即不說謊話或虛假的陳述。
不綺語。即避免說輕浮或無禮的話,保持言語的莊重和正直。
不貪。即不過度追求物質財富,保持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不嗔。即避免憤怒和怨恨,保持心態的平和。
不癡。即保持基本的智慧,能夠明辨是非,不被無知和愚昧所困擾。
十善業道旨在指導信徒如何正確地生活、言語和思考,以實現內心的平靜和外在的和諧。在佛教中,實踐十善業道被認爲能夠帶來極大的利益,包括精神上的安寧和物質上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