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經十書是中國古代數學的重要著作,涵蓋了漢唐一千多年間的十部著名數學作品。這些著作曾作爲隋唐時代國子監算學科的教科書,用於數學教育和考試。算經十書的名稱包括:
《周髀算經》:最早的算經,成書於西漢後期(公元前一世紀),記載了使用勾股定理的天文計算和分數計算。
《九章算術》:最重要的算經之一,對古代中國數學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敘述,影響了朝鮮和日本。
《海島算經》
《孫子算經》
《夏侯陽算經》
《張丘建算經》
《五曹算經》
《五經算術》
《緝古算經》
《綴術》:在北宋時已亡佚,南宋重刻時爲了補足十書的數目,加入了《數術記遺》,形成了現今的《算經十書》。
唐代國子監內設立算學館,置博士、助教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規定這些著作爲國家最高學府的算學教科書。這些著作不僅在中國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對世界數學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