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的消長,是陰陽學說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陰陽雙方在相互作用和變化中的增減、盛衰和進退。
陰陽的消長表現為兩種基本形式,即「陰消陽長」和「陽消陰長」。在自然界中,例如季節更替,夏天到秋天,氣候由熱變涼,體現了陽(熱)的消減和陰(涼)的增長;冬天到春天,氣候由寒變暖,則是陰(寒)的消減和陽(暖)的增長。在人體中,陽代表功能活動,陰代表營養物質,如陽(功能)的產生需要消耗陰(營養物質),而陰(營養物質)的化生和利用也需要消耗陽(能量),這些過程都是陰陽消長的體現。
陰陽的消長必須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平衡狀態。如果陰陽的消長超過了這個範圍,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例如,如果陰(營養物質)過度消耗而陽(功能活動)相對不足,可能會導致陰虛症狀,如低熱、顴紅、消瘦等;反之,如果陽(功能活動)過度消耗而陰(營養物質)相對不足,可能會導致陽虛症狀,如畏寒、水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