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提出的人的五種德行,以下是幾個相關的故事:
1. 子路結纓 :春秋時期,魯國孔子的學生子路,由於救了自己的君主,為表功勞不是逃避被判官司的責任而慷慨陳詞。因為太急,系帽帶子的兩個結沒有繫上,作戰時帽帶飄飄也不管它。幸虧遇見強敵後退,被征服後回來時魯國君命手下割去他系帽的纓帶。可見子路“知恥”和“知命”。
2. 曾參殺豬取信 :曾參的妻子要去市場,她的兒子又哭又鬧,非要跟著去,曾參的妻子就哄孩子說:“你回去等著,回來時我殺豬給你吃。” 曾參真的要殺豬了,他的妻子趕緊攔阻說:“我只不過是哄孩子罷了。” 曾參說:“和孩子說話要算數,這就是誠信啊!”結果就殺了豬。
3. 公儀休嗜魚不受魚 :魯國的宰相公儀休喜歡吃魚,有人給他送魚卻不被接受。 公儀休嗜魚的原因是“受魚失祿,無以食魚”,所以他認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這些故事都體現了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