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與供給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在經濟學中有不同的含義和應用。
概念上的區別:
供給:指的是一箇經濟人或者一批經濟人在一定價格水平上願意提供的貨物或服務的總量。供給反映了社會生產關係的組成部分,隨着商品價格的變動而變動。
供給量: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價格下願意出售的某種商品的數量。供給量是基於對所需求商品的需求量而願意支付的自有物品的數量,它是一箇流量,以一定時期來計量的變量。
變化上的區別:
供給的變化:表現爲供給曲線位置的移動,它受到外生變量的影響,如生產者的生產技術水平提高。
供給量的變動:表現爲在供給曲線上點的移動,它受到內生變量的影響,如價格的變化。
影響因素的區別:
影響供給的因素:包括商品本身的價格、相關商品的價格、生產技術的變動、生產要素的變動、政府的稅收和扶持政策、廠商對未來的預期、自然條件等。
影響供給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商品自身的價格、廠商的目標、生產技術水平、其他商品的價格、生產要素的價格等。
關係上的區別:
供給:與價格關係密切,商品價格上漲會導致供給增加,價格下跌則會導致供給減少。
供給量:基於對所需求商品的需求量而願意支付的自有物品的數量,它跟隨需求而動,是需求量的一箇表現形式。
綜上所述,供給是指經濟人在一定價格水平上願意提供的貨物或服務的總量,而供給量是指在某一特定價格下生產者願意出售的商品數量。供給的變化表現爲供給曲線的移動,而供給量的變動表現爲在供給曲線上點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