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生於1896年,是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和學術領導人。他於1950年12月20日在台北去世,享年54歲。傅斯年的祖父傅以漸是清代順治年間的首任狀元。他自幼聰穎,6歲入私塾,10歲入東昌府立國小堂,11歲讀完《十三經》。1909年,他考入天津府立中學堂,1913年升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本科國文門。
傅斯年是北京大學的最優秀學生之一,參與了新文化運動。1918年,他與同學羅家倫、毛準等組織創辦了《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成為北大學生會領袖之一。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期間,他擔任遊行總指揮,成為學生領袖之一。此後,他赴歐洲留學,先後在英國、德國和中國的柏林大學學習。
傅斯年在歷史學研究方面主張重視考古材料的作用,擺脫傳統史學的束縛,並將語言學等其他學科的觀點和方法套用於歷史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東北史綱》(第一卷)、《性命古訓辨證》、《古代中國與民族》(稿本)和《古代文學史》(稿本)等。他在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的任期內,培養了大量專門人才,組織出版了70餘種學術著作,對歷史語言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傅斯年還參與了搶救和整理明清檔案的工作,這些檔案對歷史研究極為寶貴。他還組織了多次殷墟甲骨的發掘,大大推動了中國考古學和商代歷史的研究。傅斯年的學術成就和貢獻在現代歷史學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