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典故源自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張英的家族與鄰居吳家之間的一場宅基地爭執。以下是該典故的詳細介紹:
背景。張英家族與吳家相鄰,兩家之間有一條小巷用於通行。後來,吳家在擴建房屋時侵占了部分公共通道,張英家族對此表示異議,由此引發了爭執。
經過。張英在收到家人的求助信後,回詩一首,詩云:「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的家人收到信後,感到非常慚愧,主動讓出了三尺空間。吳家在看到張英家族的讓步後,也被其寬容和大度所感動,同樣後退三尺。兩家之間的巷子因此變得寬闊,形成了著名的「六尺巷」。
意義。「六尺巷」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國的謙讓精神和鄰里和諧的重要性。張英的寬容和禮讓不僅解決了雙方的爭端,還贏得了人們的廣泛尊敬和紀念。這個故事也成為了後世教育和弘揚清風正氣的重要載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類似「六尺巷」的故事也在其他地方流傳,如山東聊城的「仁義胡同」,但主要版本和影響較大的仍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