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故事精選如下:
1. 葉公好龍:葉公是春秋時期陳國的人,他非常喜歡龍,就連房子的裝飾、所用器具也都雕刻成龍的模樣。當真龍降臨時,葉公嚇得魂飛魄散。這個故事說明了表面上的喜好與實際上的真相常常是不一致的。
2. 畫蛇添足:楚國一群官員為喝祭祀用酒而爭執起來,其中一位貢獻者建議在酒壺上畫上蛇,畫完才能喝這壺酒,但未完成前不可喝。結果其他人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這個貢獻者因為多此一舉而失去了酒。這個故事說明了過分的自我表現將適得其反。
3. 守株待兔:一個農夫在田裡發現一隻死兔子,於是他再也不耕作了,希望每天都能撿到兔子。這個故事揭示了不應指望不勞而獲,而應該靠努力工作取得成果。
4. 掩耳盜鈴:一個人去盜鈴,因為鈴一響,別人就知道他在哪裡。於是他想,只要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別人就聽不見聲音了。但實際上,他自己欺騙了自己,並沒有解決問題。這個故事說明了不要自欺欺人。
5. 拔苗助長:一個人希望他的禾苗長得快些,於是他每天都把苗拔高一些。但實際上苗的生長需要時間,過度的干預只會帶來反效果。這個故事揭示了不要急於求成,事情的發展需要時間和耐心。
以上就是一些常見的典故故事,它們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