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烘先生」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ōng hōng xiān shēng」,用來形容昏庸淺陋的知識分子。
「冬烘先生」的典故出自五代時期王定寶的《唐摭言》。故事發生在唐宣宗時期的一次科舉考試中。主考官禮部侍郎鄭薰在評閱試卷時,錯誤地認為一個叫顏標的考生是著名忠臣顏真卿的後代,因此將他評為狀元。但當顏標前來謝恩時,鄭薰才發現自己認錯了人。這個錯誤後來被人用詩句「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來嘲諷。這裡的「冬烘」是一個記音詞,意思是迂腐、糊塗。因此,「冬烘先生」也被用來比喻那些思想迂腐、知識淺陋的人,在舊時,這個詞也常用來指代塾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