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這個詞語有多種含義,具體如下:
日常用法:在日常語境中,"分身"通常指抽出時間去照顧其他方面,多用於否定式,如「難以分身」、「分身乏術」或「無法分身」。例如,「一直想去看看您,可總是分不開身」。近義詞為「兼顧」。
佛教典籍中的含義:在佛教文化中,「分身」指的是佛陀通過神通願力化為各種佛身形態出現在人們面前,以化導眾生。例如,《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中提到的「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景。
現代含義:
「一個身體或組織分化為兩種以上的個體或組織」,或者「一身化作二身或數身」,這是「分身」的另一種現代含義。
源於德語Doppelganger(或對應的英語doppelganger)的翻譯,意指「二重身」或「另外一個自我」。這個詞也用來指稱「多重人格」或「人格分裂」等現象。
其他用法:在特定的文化或文學作品中,「分身」可能被用來描述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個體,如能以一身分出幾身、幾十身,乃至無窮盡身的分身術。
綜上所述,「分身」一詞在不同文化和語境中有著豐富的含義,從佛教的化導眾生到現代的多重身份現象,再到文學作品中的超自然能力,都展現了這一概念的多樣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