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卵圓孔是怎麼形成的

卵圓孔是心臟左右心房之間的一箇小孔,通常在胎兒發育過程中形成,出生後隨着血液循環模式的改變而閉合。

卵圓孔的形成發生在胚胎髮育的第6或第7周,當心房間隔開始發育時,會出現兩個隔膜,原發隔和繼發隔。原發隔從心房中線背側壁長出,形成半月形,向房室管生長,與心內膜墊融合,在房室隔尾端留下一個小孔,即原發孔。在原發孔未閉合前,原發隔近頭端部分形成一箇孔,稱爲繼發孔,這是胎兒時期血液的正常通道。同時,在第一隔的右側,心房壁上會長出一鐮狀形隔,稱爲繼發隔或第二隔。這個隔膜不繼續生長並分離心房,中途停止生長,形成的鐮狀形凹陷呈卵圓形,稱爲卵圓窩。卵圓窩處原發隔與繼發隔未能粘連融合,留下一個小裂隙,即卵圓孔。

在胎兒期間,卵圓孔允許血液從右心房流向左心房。出生後,隨着左心房壓力的增加,卵圓孔通常會在一歲內閉合。如果三歲以上卵圓孔仍未完全閉合,則稱爲卵圓孔未閉,這可能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