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田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土地制度,其核心特點是將土地授給直接生產者,以供盤剝。
在受田制下,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農民對土地有占有權與使用權。受田制的實施對象主要是農民,他們在一定年齡後從國家那裡獲得一塊土地進行耕作,直到退休年齡再將土地歸還給國家。這種制度在戰國時期較為普遍,各諸侯國國君對國內土地擁有實際所有權,並利用土地進行封賞和接受土地。例如,《漢書·食貨志》中提到的「一夫百畝」就是受田制的具體體現。
此外,受田制與土地私有制的產生、發展並不絕對矛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長期占有逐漸轉化為私有,並導致土地兼併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