鍠(huáng)是一個古代漢字,屬於形聲字,由「金」和「皇」組成,其中「皇」表示有大批人群跟隨的王者,而「金」則與王者使用的鍾有關。鍠的本義是王鍾,象徵著王者召集軍人的兵器,也稱為王鉞。在古代,鍠作為一種儀仗兵器,常放置在墓主左手臂旁。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湖流域的崧澤文化時期(4000 BC-3300 BC),並在良渚文化時代(3300 BC-2300 BC)得到大量使用。隨後,鍠也出現在中原地區。歷史文獻中有多處提及鍠,如「蚩尤秉鉞」、「黃帝出其鏘鉞」等。
在《康熙字典》中,鍠的讀音被解釋為「乎光切」和「胡光切」,與「黃」字同音。《說文解字》中提到鍠與鐘鼓聲有關。《爾雅·釋訓》中解釋鍠鍠為樂聲,即鐘鼓的聲音。《集韻》中提到鍠也是一種兵器,秦朝時將鐵鉞改為鍠,是始皇的制度。鍠的形狀類似劍,有三刃,連柄總長三尺五寸,常用虎豹皮包裹。在現代,乘坐輿車時,會用木頭雕刻成斧頭的形狀,稱之為儀鍠。
此外,《廣韻》中提到鍠的另一種讀音為「戶盲切」,與「橫」字同音,意義相同。《後漢書·馬融傳》中提到鍠鍠鎗鎗,是指鐘鼓的聲音。《集韻》中提到鍠也可以讀作「呼橫切」,與「諻」字同音,意義相同。在《集韻》中,鍠有時也被寫作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