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SSD)的壽命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容量、擦寫次數和顆粒類型。不同的顆粒(如MLC、TLC、QLC)有不同的擦寫次數上限,這通常以TBW(Terabytes Written)來衡量。理論上,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可以通過以下公式來估算:
對於一個256GB的TLC顆粒固態硬碟,其理論壽命約為2,000 TBW,即大約14年。
一般而言,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普遍為3000次左右。例如,一個64GB的SSD在平衡寫入機理下,可擦寫的總數據量為64GB x 3000 = 192000GB。如果每天寫入100GB的數據,那麼可用天數為192000 / 100 = 1920天,即大約5.25年。
對於普通用戶,如果每天的寫入數據量遠低於10GB,那麼即使使用10GB的數據量來計算,也可以不間斷使用52.5年。如果使用的是128GB的SSD,則可以使用104年。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估算都是基於理想情況下的理論值。在實際使用中,固態硬碟的壽命還可能受到人為物理損壞、品質問題以及其他非正常因素影響。因此,選擇一個較為可靠的品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硬碟質量問題的擔憂。
綜上所述,固態硬碟的壽命可以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具體取決於用戶的使用習慣、硬碟的容量、顆粒類型以及擦寫次數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