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崩(Tabun),也稱為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GA),是一種具有強烈神經毒性的物質。它是一種清澈無色的液體,通常帶有輕微的水果香味,但在高濃度下可能具有氨臭味。塔崩能夠嚴重影響哺乳類動物的神經系統,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因此被歸類為神經毒素。由於其潛在的危害性,聯合國在1993年通過第687號決議,將塔崩列為大殺傷力武器,《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對其生產和儲備進行了嚴格管制。塔崩是「G系列」神經毒素中的第一種。
理化性質方面,塔崩的分子式為C5H11N2O2P,分子量為162.12。它在常溫常壓下為液體,具有苦杏仁味。塔崩的熔點為-50℃,沸點為240℃(120℃, 1330pa;100~109℃, 1197Pa),相對密度為1.1。
毒害作用方面,塔崩易溶於水,因此作為化學武器時,常用於污染水源。吸入少量塔崩即可構成生命危險,中毒症狀和嚴重程度取決於吸入量和進入身體的速度。直接吸入致死量的毒氣可能導致人在1~10分鐘內死亡。皮膚接觸塔崩後的病徵比直接吸入出現得慢,但若吸入超過致死分量的塔崩,中毒者仍能維持生命1~2小時。塔崩的毒性極強,會影響哺乳類動物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甚至致命。
研發與套用方面,塔崩最初由德國施拉德博士在試驗有機磷化合物時意外發現,具有切斷神經系統傳遞的效果。儘管它優於氫氰酸、光氣等老式毒劑,但其戰術性能不及沙林,毒性只是沙林的三分之一,因此屬於逐漸淘汰的毒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在波蘭的下布熱格(Brzeg Dolny)的Dyhernfurth工廠生產了塔崩,並在兩伊戰爭中被伊拉克較大規模地用於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