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有多種含義,包括:
忘我,置生命於度外。這個含義源於《莊子·大宗師》中的「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成玄英疏解為「隳體離形,坐忘我喪,運心既久,遺遣漸深也。」,意指達到忘我的境界,將生命置之度外。
外甥。這個含義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如《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中的「遜外生顧譚、顧承、姚信並以親附太子,枉見流徙。」。在現代漢語中,「外生」也常用來指稱姐妹或女兒的兒子。
此外,「外生」還可以作為人名使用,其寓意包括獨立自主、善於表達、有力量,也寓意身體健康,思維縝密,人脈廣泛,成功無限等。
總的來說,「外生」的具體含義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