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厝,也稱為古厝,是一種模仿「皇宮式」風格的古老房屋建築。這種建築源始於唐昭宗光化年間,是閩南地區極具特色的傳統民居。大厝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結構特點:一般有上下兩進,俗稱頂下落,中有天井,兩頭有廂房。頂下落各有廳,入大門後的下廳為活動場所,頂廳有神主龕、佛龕、是祭祀場所。頂廳西側有大房、邊房(又稱落規),下廳西側稱下房(下照房),角間(又稱「下照房尾間」),廂房稱櫸頭或書房。
家族擴展:人口繁衍之後,西側隔有天井之後可加蓋「護厝」,各加兩列為「重護」。
文化意義:大厝不僅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具有精湛的建造技藝和完善的實用功能。它反映了閩南一帶的社會發展、家族關係、傳統倫理、思想觀念等。
起源與傳說:大厝的起源與傳說緊密相關,是閩南地區極具特色的傳統民居。
綜上所述,大厝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和獨特建築風格的古老房屋,它不僅是物質文化遺產的體現,也是閩南地區社會、文化和家族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