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楙,字長孺,是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官員,出生於邛州臨邛(今四川邛崍)的一個官宦世家。他是顯謨閣直學士常同的曾孫。常楙在年輕時進入了太學,並在淳祐七年(1247年)考取了進士,此後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
常楙在擔任婺州推官期間,以疏決滯訟、裁決繁劇案件而聞名。他還曾擔任平江府糧倉主管,拒絕接受不正當的「例錢」,堅持廉潔自律。在擔任浙東安撫使時,面對水災,他捐資賑災,並採取措施減少官吏的貪污腐敗。他的這些行為體現了他對公正和廉潔的堅持。
常楙在德祐元年(1275年)被任命為吏部尚書,次年晉升為參知政事。他在任期間,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使面對皇帝的質疑和同僚的壓力,也始終保持清廉。他的政治生涯最終因健康原因而結束。
常楙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以自己的行為和決策展現了一位正直、廉潔、堅持原則的官員形象。他的生平和事跡被廣泛記載和傳頌,成為後世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