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己"是漢語詞語,拼音為gōng jǐ,有兩層含義:
恭謹以律己,即嚴格要求自己,保持恭敬的態度。這個含義出自《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指君主不問政事或大權旁落。這個含義出自《後漢書·梁冀傳》:「在位二十餘年,窮極滿盛,威行內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親豫。」。
以上兩種含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語境中都有所體現,例如在漢·劉向《新序·雜事四》、唐·崔元翰《奉和聖制三日書懷因以示百寮》、明史·劉基傳等文獻中都有"恭己"這個詞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