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工具
手爐是一種古代的取暖工具,具有以下特點:
起源與發展:
起源說法不一,有春秋楚國和隋代的不同說法。
自唐朝始創,到明朝中後期,手爐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材質與造型:
材質多爲銅製,也有陶製等其他材質。
造型多樣,包括方形、圓形、瓜棱形、燈籠形、梅花形、海棠形等。
功能與使用:
可握於手中或隨身攜帶,流行於明代末年至民國初年。
既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作爲觀賞之物。
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於袖中或懷中帶着,因此也有“袖爐”、“捧爐”的雅稱。
藝術與工藝:
在做工上極爲精細,運用鏤雕和鏨刻等工藝,使手爐的藝術形象達到了完美境界。
圖案以寓意吉祥喜慶的圖案爲主,如“福祿壽”“和合二仙”等。
社會地位:
在古代,手爐多爲大戶人家使用,是達官貴族、富貴女子所用的掌上之物。
綜上所述,手爐不僅是古代的一種取暖工具,也是一種具有藝術價值和象徵意義的物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審美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