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後七子」是明代文學流派,包括前七子和後七子。
前七子主要活躍於弘治、正德年間,以李夢陽、何景明為核心,其他成員包括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這一派別主張文學復古,提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口號,旨在通過復古手段達到變革文壇的目的。他們重視時政題材和民間生活,反映了下層市井人物,但其作品缺乏獨創性,因為過分強調模仿古人。
後七子則活躍於明嘉靖、隆慶年間,成員包括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這一派別同樣受到前七子的影響,繼續提倡復古,相互呼應,彼此標榜,聲勢更為浩大。後七子的領袖人物包括李攀龍和王世貞,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並影響了後來的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