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雲"是漢字的一種假借用法,具體表現為:
字形:雲(拼音:yún),是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雲氣。
本義:指懸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兩者組成的可見聚合體。
假借義:
假借為「說」等義。
在古文中,「雲」字有時被假借作「曰」,用於引用或說明。
此外,「雲」字也被假借為「如」,作「如此」講。
字源演變:
象形字。甲骨文中的「雲」由兩橫加上一朵捲曲的雲構成,上面的橫代表天空。
金文中的「雲」下半部分變為向右捲曲。
戰國時期進行篆文規範時,「雲」字分為兩種寫法:一種加形符「雨」作「雲」,成為形聲字;一種保持原本字形不變。
隸書中沿用了篆書的寫法,將捲曲的雲變為橫平豎直的筆畫。
使用場景:
在現代漢語中,「雲」字主要用作雲彩的意思,但在古文中,它有豐富的假借用法,如「曰」和「如」。
例如,《論語·子罕》中引用詩句:「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裡的「雲」字就是假借為「曰」的用法。
綜上所述,「曰雲」在漢字中是一種通過假借實現的多元用法,既有其作為雲彩的本義,也有其在古文中的引申義和假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