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救國"是一個漢語詞彙,產生於抗日戰爭期間。當直接的手段無法解決問題,比如正面抗擊日本侵略軍的能力不夠時,就會採取間接的,效果可能慢一些的策略,發動軍隊及以外的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從側面迂迴牽制干擾的策略,一點一點地爭取和保衛勝利果實。有時候可能還要放棄一部分已經得到手的東西,但鬥爭的大方向不變。
這個詞最早出自於國民黨河北省保全司令張蔭梧給蔣介石的一封電報。電報中提到,柴恩波部雖然表面上歸順了日軍,實際是在等待「時機成熟」以便反正。張蔭梧為部下的投敵行為尋找理由時很有策略:被日軍打得苦不堪言自不必說,關鍵是「與八路不兩立」以致孤單無助,這從另一方面證明這支部隊還是蔣委員長的忠實擁護者。更可「諒解」的是,這支部隊的投敵實乃「保存實力」之舉,「時機成熟」時將給日寇「重大打擊」,這不是對國家的「俠肝義膽」是什麼? 張蔭梧的「曲線救國」論一出,立刻受到處於敵後或敵我交叉地帶國民黨軍的熱捧,成為那些「勢甚孤單」的國民黨軍將領最時髦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