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瞞,一名吉利,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和詩人。他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祖父曹騰被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曾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太尉等職。
曹操自幼聰明過人,早年便喪失了父母,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他留心國家大事,並決心撥亂反正。他博覽群書,善詩詞,通古學,尤其擅長武藝。年輕時,曹操因其卓越的武藝和智慧而逐漸成名。他曾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但逐漸展現出其政治和軍事才能。
曹操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傑出成就。在政治上,他推行屯田制度,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軍事上,他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著稱,在官渡之戰中大敗袁紹,統一北方;在赤壁之戰中雖敗於孫劉聯軍,但為曹魏政權奠定了基礎。
曹操的詩歌表達了其政治抱負,反映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其作品在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同時,他還擅長書法,尤其是章草。
曹操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的政治和軍事才能、文學和藝術成就,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