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望色十法

望色十法是中醫診斷中一種重要的觀察方法,旨在通過觀察面部顏色的變化來診斷疾病。這一方法首次見於《黃帝內經》,並在清代的《望診遵經》中得到詳細闡述。

望色十法具體包括浮、沉、清、濁、微、甚、散、摶、澤、夭,每一法都代表不同的醫學意義,以下是部分內容的介紹:

浮和沉。浮表示病情較淺在皮膚表面,沉則表示病情較重在皮膚深處。

清和濁。清代表病情屬於陽性,濁表示病情屬於陰性。

微和甚。微表示正氣不足,甚表示邪氣過盛。

散和摶。散表示病情較新或較輕,摶表示病情較久或較重。

澤和夭。澤表示面色潤澤,氣血充足,夭表示面色枯槁,氣血虛弱。

這些方法綜合運用,可以判斷疾病的表里、陰陽、虛實、新舊、輕重及成敗,即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和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