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意思是含有教育意義,可作為人們行為規範的語句。通常由名人或民眾所總結出來,簡潔而精闢,經過反覆實踐得來的,它警示人類,指導生活。格言是古已有之,在西方,格言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格言是古希臘哲學家們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積累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而羅馬人在哲學思考和日常生活中也總結出了許多格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格言逐漸發展為一種獨立的修辭手法。格言在西方國家中流傳廣泛,成為人們表達思想、傳授道德觀念和闡明理論觀點的一種文學形式。在中國,格言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之一。例如:“物以稀為貴”,意味著某些罕見的事情被賦予特殊的價值。“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是付出多些並不損失反而會得到一些更大的利益。從上述這些格言可以看出古人具有高度的智慧和對人世生活的理解。此外,社會和時代的特性也深深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以及思想內容的表現形式,進而影響格言的創作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