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梆鼓咚

梆鼓咚,源於宋代,是一種流行於福建莆仙方言區的傳統說唱類曲藝形式。它集「說、唱、打、表」於一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以下是關於梆鼓咚的詳細介紹:

起源與名稱:

梆鼓咚最初被稱為「板鼓」、「咚鼓唱」、「板鼓唱」、「咚鼓」、「鼓咚」、「咚鼓咚」等,1949年建國後,它被稱為「俚歌」。

據民間傳說,梆鼓咚的起源與錢四娘建陂的功績有關,用於紀念和歌頌錢四娘的事跡。

表演形式:

藝人演唱時,將板鼓夾在左腋下,右手擊打鼓面,左手持兩片不相連的竹板相互撞擊配合鼓點。

鼓點包括響鼓、邊鼓、點鼓、悶鼓等四種敲擊法。

唱詞與唱腔:

唱詞是多段體的敘事詩,故事完整,情節生動。

唱腔由一個基本曲調變化而成,演唱時採用莆仙方言。

唱法分為文唱(板鼓詩)與俗唱(乞食詩)之分。

歷史與現狀:

2015年,梆鼓咚被列為福建省八大瀕危曲種之一。

2017年,梆鼓咚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莆田學院莆仙音樂與戲曲研究中心將梆鼓咚引入高校課堂,黃璟副教授主講的《莆仙說唱曲藝梆鼓咚》課程被認定為福建省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

作品《阿實勸夫》:

黃璟副教授創作的梆鼓咚作品《阿實勸夫》,從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出發,塑造了男女主人公的純樸形象。

該作品通過阿實不斷勸夫的故事,展現了家庭和諧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梆鼓咚不僅是一種音樂和表演藝術形式,更是莆仙地區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見證。通過學習和傳承梆鼓咚,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傳承這一獨特的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