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上君子」這一典故源自東漢時期,講述了一位名叫陳寔的官員如何以德感和化小偷的故事。
在一個饑荒年間,一名小偷潛入陳寔家中,打算行竊,卻不知陳寔早已察覺。陳寔並未立即揭露小偷,而是將家人聚集起來,進行一番關於為人處世的訓誡,小偷在樑上聽得入迷,最終被陳寔的寬容和教誨所感動,決定改過自新。陳寔還贈給小偷財物,幫助他重新開始。這個故事不僅展示了陳寔的智慧和仁慈,也成為了後來「樑上君子」這一成語的來源,用以比喻那些被迫犯錯但最終改過自新的人。
「樑上君子」這一典故源自東漢時期,講述了一位名叫陳寔的官員如何以德感和化小偷的故事。
在一個饑荒年間,一名小偷潛入陳寔家中,打算行竊,卻不知陳寔早已察覺。陳寔並未立即揭露小偷,而是將家人聚集起來,進行一番關於為人處世的訓誡,小偷在樑上聽得入迷,最終被陳寔的寬容和教誨所感動,決定改過自新。陳寔還贈給小偷財物,幫助他重新開始。這個故事不僅展示了陳寔的智慧和仁慈,也成為了後來「樑上君子」這一成語的來源,用以比喻那些被迫犯錯但最終改過自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