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圈,也稱為彌散圈,是攝影術語之一,其概念首先由1866年英國攝影雜誌署名T.H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來的。當點光源經過鏡頭在像平面成的像是一個點時,保持鏡頭與底片距離不變,沿光軸方向前後移動點光源,像平面上成的像就會成為有一定直徑的圓形。這個圓形的大小取決於鏡頭孔徑和點光源偏離程度。只要這個圓形像的直徑足夠小,相片看去仍然夠清晰。當點光源圓形像再大些,相片會顯得模糊,這個臨界點光源圓形像就稱為模糊圈。
模糊圈的大小與最終照片的尺寸以及觀看者與照片的距離相關。在一定範圍內,聚焦點前後景物在膠片上結像的圓圈(光點)儘管在增大,但在視覺效果上仍能產生較為清晰的影像。當這種構成景像的圓圈(光點)增大到一定程度,便開始構成不清晰的影像。在攝影上,把那種能在視覺效果上產生較為清晰影像的最大圓圈稱為「模糊圈」。構成影像圓圈大於模糊圈時,就產生虛糊的影像;構成影像圓圈小於模糊圈時,就產生清晰或較為清晰的影像。
通常認為,35毫米標準膠片的模糊圈為0.03毫米,也有人認為是更精確的0.025毫米。但是對於數位相機來說,由於絕大多數數位相機的成像元件(CCD或CMOS)的尺寸小於35毫米底片。因此,如果將數碼成像和膠片成像放大到同樣大小進行比對,數碼的放大倍率將大於膠片的放大倍率。因此,數位相機的模糊圈應小於膠片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