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中心式噴發。岩漿沿管狀通道噴發,在地表形成不同類型的火山錐體。根據岩漿的成分、黏度、爆炸力等性質,中心式噴發可進一步分為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武爾卡諾式、普里尼式等。例如,夏威夷式噴發較為平靜,岩漿黏度小,主要成分為玄武質,噴發時岩漿呈寧靜式和緩地溢出地表,形成厚度大、面積廣的熔岩台地或盾狀火山;斯通博利式噴發岩漿黏度較大,成分主要為玄武質或安山質,噴出物主要為火山彈、火山碴和火山碎屑等,火山錐為碎屑錐或層狀錐;武爾卡諾式噴發岩漿黏度很大,成分為中酸性的安山質和流紋質,火山爆發強度大,噴發時常伴隨富含火山灰的噴發雲,形成火山碎屑岩與熔岩流互層的火山錐;普里尼式噴發岩漿黏度極大,成分主要為酸性的流紋質或偏鹼性的粗面質,火山噴發強烈,常形成錐頂崩毀及塌陷的破火山口。
裂隙式噴發。岩漿沿斷裂(裂隙)或斷裂群上升,或沿窄而長的通道面噴出地表,或呈一字形排列的火山分別噴發,但向下則相連成為牆狀通道。裂隙式噴發以玄武質岩漿為主,岩漿黏度較低,不具爆炸性,流動方向近於平行,厚度及成分較為穩定,產狀平緩,以熔岩被為主,常形成熔岩台地、熔岩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