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外」這個稱呼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官職,最初的含義是指額外增設的、不在正式編制內的官員。具體如下:
歷史起源。「員外」最初是「員外郎」的簡稱,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最早設定了「員外散騎常侍」,晉朝初年又設定了「員外散騎侍郎」,這些職位都是皇帝的侍從官。在南北朝時期,又新設定了如「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等職位。隋朝時期,「員外」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尚書省二十四司內各司的次官。唐、宋、遼、金、元、明、清等朝代沿襲了這一制度,使得「員外」在編制定員之內,成為顯赫之位。
轉變過程。在明朝以後,「員外」開始轉變為一種閒職,不與科舉相關,而是與財富聯繫在一起。隨著明清時期買官賣官的腐敗現象嚴重,有錢的地主和商人可以通過捐獻銀兩的方式來獲取「員外」這樣的官職,「員外」逐漸失去了原本的含義,變成了土地豪紳的代稱。
綜上所述,「員外」這個稱呼最初是指額外增設的、不在正式編制內的官員,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含義和性質發生了轉變,最終成為了富有地主和商人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