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性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定義和描述:
經濟單位屬性:
產業作爲一箇經濟單位,介於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間,屬於中觀經濟。它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同類企業的集合,即從事同類物質生產或相同服務的經濟羣體。
社會分工的產物:
產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隨着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它是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分工的表現形式。
歷史範疇:
產業是一箇歷史範疇,伴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而逐漸產生和不斷擴展。從原始社會的共同勞動到現代社會的主要產業如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的發展反映了人類社會生產力和分工的進化。
國民經濟的中樞環節:
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中介地位,能上下關聯、滲透、傳導和波及,具有槓桿作用。對產業的調控就是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綜上所述,產業性質是一箇多維度的概念,涉及到經濟單位屬性、社會分工的產物、歷史範疇以及國民經濟的中樞環節等方面。這些屬性共同決定了產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