畚臿(běn chā)是一個漢語詞語,亦作「畚鍤」或「畚插」。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畚,用於盛土的器具;鍤,用於起土的器具。這兩個部分合起來泛指用於挖運泥土的工具。此外,「畚臿」也借指土建之事,即與土石工程建設相關的工作或活動。
出處:
《晉書·束晳傳》:「以其雲雨生於畚臿,多稌生於決泄。」
《晉書·石季龍載記論》:「窮驕極侈,勞役繁興,畚鍤相尋,乾戈不息。」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王哲﹞治第西偏。家人掘地拾得一石子,朱書其上,曰『修此不吉』,家人揩拭轉分明,乃呈哲。哲意家人惰於畚鍤,自磨朱,深若石脈。」
宋·範仲淹《送河東提刑張太傅》詩:「呼兵就畚插,悅使鹹忻忻。」
通過這些出處,我們可以看到「畚臿」一詞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反映了其在古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和套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