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囷(shí qūn)是一種古代的水工構件,主要由圓木或竹條綁紮成圓形、方形或矩形的框架,內部填充有大卵石或塊石。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於水利工程,如堤防、海塘、橋墩等的修建,以及作為水工基礎和消能防沖設施。石囷也被稱為石囤、木櫃、木籠或羊圈。在歷史上,石囷的套用可以追溯到漢代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宋代和元代都有文獻記載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套用。例如,元代陝西三原縣的引徑灌溉工程就採用了石囷修築成長850尺、寬85尺的攔河壩。此外,石囷在宋代和元代的海塘工程中也得到了廣泛套用。
石囷(shí qūn)是一種古代的水工構件,主要由圓木或竹條綁紮成圓形、方形或矩形的框架,內部填充有大卵石或塊石。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於水利工程,如堤防、海塘、橋墩等的修建,以及作為水工基礎和消能防沖設施。石囷也被稱為石囤、木櫃、木籠或羊圈。在歷史上,石囷的套用可以追溯到漢代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宋代和元代都有文獻記載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套用。例如,元代陝西三原縣的引徑灌溉工程就採用了石囷修築成長850尺、寬85尺的攔河壩。此外,石囷在宋代和元代的海塘工程中也得到了廣泛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