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原指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友誼。後來形容友情深厚、彼此信任的朋友。
故事中,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後來在齊國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爭位之戰中被公子小白髮現。鮑叔牙知道了小白的賢才,力薦他做齊國君主。在管仲的幫助下,小白終於成為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最終幫助他稱霸天下。而管仲則深知鮑叔牙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和信任自己才被齊桓公重用的情義,在公子糾面前卻不說鮑叔牙的壞話,並在襄公臨終前推舉鮑叔牙為齊國宰相。鮑叔牙不計前嫌舉賢不舉親,更看出管仲的為人,推薦他為相國。管仲也沒有辜負鮑叔牙的知遇之恩,也非為一己榮華而自私自利之徒。 相反地他勸桓公尊天子、施仁政、實行改革以達“霸王”之業。他和齊桓公二十八年的奔走籌劃,“富國強兵”,奠定了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管鮑之交後成為古代君子交友的楷模典範。
這就是一個管鮑之交的故事,其中蘊含了知恩圖報、信任、無私奉獻和友誼深厚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