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在中國古代神話和文獻中有多重含義。具體包括:
羲和氏的成員。傳說中堯帝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對兄弟分別駐守四方,觀察天象並制定曆法。
駕御日車的神。在《楚辭·離騷》中提到羲和弭節,象徵著對日車的駕馭。
太陽的母親。在《山海經·大荒南經》中,羲和被描述為帝俊之妻,生了十個太陽。
代指太陽。在《後漢書》中,羲和被用來指代太陽。
古代官職名稱。在王莽時期,羲被用來指代主掌全國財賦的官吏。
曆法官。在《前漢紀》中,羲和被提及為古代負責承接四時節日、安排百姓事務的官員。
綜上所述,「羲和」不僅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太陽女神和制定時歷的女神,也是中國最早的天文學家和曆法制定者。其形象和意義在歷代文獻和神話故事中不斷演變,涵蓋了天文學、曆法制定、太陽崇拜等多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