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是一個成語,它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越國戰敗,勾踐被迫在吳國當了三年的奴隸。
勾踐回國後,立志圖強,他每天去看他掛在床頭的一個苦膽,回憶自己在吳國的屈辱經歷,一邊嘗苦膽,一邊進行思考。這就是臥薪嘗膽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勾踐表現出了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他用臥薪嘗膽的方式提醒自己不忘恥辱,並努力恢復國家的實力。最終,他成功地復國,擊敗了吳國,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
因此,“臥薪嘗膽”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形容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承受苦難、堅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