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退化,又稱草原退化或草場退化,是指草地生態系統在演化過程中,其結構特徵和能流與物質循環等功能過程的惡化,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這種退化不僅反映在構成草地生態系統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個生物組成上。
草地退化的具體表現包括草群種類成分發生變化,優良牧草的生長發育減弱,草地生境條件惡化,土壤生境惡化,生產能力和生態功能衰退等。引起草地退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氣候變化,如溫暖化與乾旱化,以及不利自然因素,如乾旱、風沙、水蝕、鹽鹼、內澇、地下水位變化等。人為因素包括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濫挖濫墾、非本地物種的入侵等,這些因素導致草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受損,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系統服務能力減弱。
草地退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種類型,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草地退化的類型可按其所在區域、成因及表現等大致分為荒漠型退化、生境破壞型退化、雜草(灌木)入侵型退化、水土流失型退化、鼠害型退化、石漠型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