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上,草書指的是書寫潦草的字,不限於特定時代或形式。狹義上,草書是一種特定的字體,形成於漢代,是基於隸書爲了書寫簡便而演變出來的。草書的特點包括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它使得書寫更加快捷,線條流動,變化多姿,因此能夠表達書寫者的情趣和藝術表現。
草書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是早期的草書形式,具有隸書的特徵,字字獨立但筆畫間有連綿的筆法。今草是在章草基礎上演變而成,始於後漢張芝,成熟於東晉王羲之父子,其特點是字與字之間有呼應,流暢連貫。狂草則是更爲自由的草書形式,結字欹側俯仰,氣勢如龍騰鳳舞,變化無窮。
草書的書寫技巧包括簡化和連筆,通過這些技巧,原本複雜的字可以快速地以簡單的筆畫完成。此外,草書還採用了點畫和符號代替字的偏旁部首或結構部分,以及改變筆順和移位等特殊寫法。
綜上所述,草書是一種古老的漢字書寫形式,它不僅簡化了書寫過程,還豐富了書法藝術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