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藋,讀音為péng diào,是漢語詞語,具體含義如下:
蓬草和藋草:泛指草叢或草莽。
指代草舍,貧者所居:用以形容簡陋的住所或貧窮人的居所。
歷史文獻中,蓬藋這一詞彙也有所體現,例如:
南朝梁沉約在《郊居賦》中提到:「披東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描述了東郊的廣闊和蓬藋的荒涼。
唐代陸龜蒙在《奉和襲美初夏遊楞伽精舍次韻》中寫道:「伊余采樵者,蓬藋方索寞。」表達了采樵者在蓬藋中的孤獨與寂寞。
清代唐孫華在《冬日書懷》詩中寫道:「思欲逃蓬藋,棲彼林谷幽。」表達了想要逃離塵世喧囂,隱居於山林之中的願望。
宋代陸游在《老馬》詩中提到:「馬固忘華廄,士亦安蓬藋。」形容馬兒忘記了華麗的馬廄,士人也安於簡陋的蓬藋之中。
元代王禎在《農書》中提到:「農者飯麄糲,居蓬藋。」描述了農民生活的艱辛。
清代錢謙益在《祭王二溟方伯文》中寫道:「我困蓬藋,黨禍未了。」表達了作者自身的困境和未了的黨爭之禍。
這些文獻中的引用展示了蓬藋一詞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多樣用法,既包括了自然景觀的描述,也有對社會階層生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