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飾的一部分
蔽膝,是古代服飾的一部分,主要用於遮蓋大腿至膝部的身體,最初作爲遮羞物,後來成爲禮服的一部分,尤其在一些正式場合中,蔽膝也象徵着佩戴者的社會地位和身份。
蔽膝在古代中原地區是一種男女均可使用的服飾,在江淮地區被稱爲“棉”,而在其他地區則被稱爲“蔽膝”。它的形狀通常是一塊長方形或橢圓形的布片,早期可能由皮草製成,下端寬闊,有時帶有圖案。蔽膝在不同的服飾和場合中有不同的名稱和用途,例如在冕服中稱爲“帶”,在祭祀服中稱爲“翻”或“跋”,而在其他服裝上則可能被稱爲“禕”“舞”或“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