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眈眈,出自《左傳·宣公炋十年》:“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意思是像老虎一樣兇狠地盯著,形容貪婪地注視著。
這個成語的起源與一個歷史故事有關。故事中,晉軍統帥郤缺在巡視田地時發現一個不尋常的場景:他的一個部下馬跑過來,眼裡滿是貪婪和兇狠,眼睛一直盯著他,好像要把他吃掉一樣。這讓他感到非常不安,認為這個部下可能會背叛他。後來,這個部下果然反叛了,這讓郤缺更加相信他的直覺和預感。這個故事後來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物或某人的貪婪和渴望,就像老虎盯著獵物一樣。
在現代漢語中,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個目標或利益的貪婪和渴望,就像老虎盯著獵物一樣。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對權力和財富的追求,也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對某個人的嫉妒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