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蛤蟆嗡

蛤蟆嗡是一種流行於中國河南南陽淅川縣丹江兩岸的傳統曲藝形式,因其主要的伴奏樂器琴頭有蛙狀雕飾物,拉起來嗡嗡作響,故得名「蛤蟆嗡」。這種曲藝形式在當地也被稱為「二棚子」「故事戲」「花鼓子」或「調子戲」等。蛤蟆嗡的音樂唱腔屬於板式變化體,是在民歌、小調、曲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保留有濃重的原始特色。它的演出形式既包括舞台演出,也有地攤演唱,載歌載舞,有時還踩著高蹺演唱。蛤蟆嗡的伴奏樂器特色在於其琴桿二市尺余長,琴頭有形似蛤蟆的木雕裝飾,發出嗡嗡之聲。

這種曲藝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大約公元1877年(清光緒三年)。它的音樂分為唱腔和弦樂曲牌兩大部分,屬於套曲體,根據唱詞的格式和不同的情節進行套曲演唱。樂隊分為文武場,文場主要有兩把胡琴和一把四胡,武場則包括大、小板鼓、鐃鈸、小雲鑼、小鈸等。蛤蟆嗡的角色行當包括生、旦、淨、末、醜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蛤蟆嗡的主要演出形式為曲藝,也稱為地蹦子。藝人演唱時主要使用大本嗓,有的調門尾音帶有「咦」音。這種曲藝形式在當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