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業務是商業銀行從事的一些經營活動,這些活動不直接列入資產負債表,但能夠影響銀行的當期損益。表外業務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表外業務:
與資產負債表內的資產或負債業務有密切聯繫的業務。
例如:金融保證業務(保函、備用信用證、貸款承諾、貸款出售等)。
廣義的表外業務:
除了包括狹義的表外業務外,還包括結算、代理、諮詢等業務。
也被稱為"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即這些業務在特定條件下可能轉化為表內業務。
表外業務的特點包括:
不直接影響銀行的資產負債總額。
能夠增加銀行的收益或改變資產報酬率。
在特定條件下,如擔保的客戶違約,表外業務可能轉化為表內業務,此時銀行需要支出信貸額度。
銀行開展表外業務的原因主要包括:
相對於表內業務,表外業務風險較小,受到的監管較為寬鬆,運轉靈活。
能夠產生較高的性價比收益。
總結來說,表外業務是銀行利用自身信用進行的中介活動,能夠在特定條件下轉化為表內業務,為銀行帶來額外收益同時保持資產負債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