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蕨植物是一類特殊的植物,它們屬於孢子植物,具有以下特徵:
結構簡單: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而是具有極其細弱的二叉分枝的莖軸和地下生的擬根莖。
體型矮小:植物體直立,高約1米,具有二歧分枝,無根和葉,或僅具有刺狀附屬物。
分布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但只有那些經過自然選擇,能初步適應陸生環境的變異類型才能存活下來。
裸蕨植物包括以下幾個屬:
賴尼化石:屬於裸蕨綱,很多早期泥盆紀化石被畫歸該屬。
裸蕨屬(Psilophyton):很多早期泥盆紀化石被畫歸該屬。
頂囊蕨屬(Cooksonia):與裸蕨類有可疑親緣關係。
傘房蕨屬(Hedeia):與裸蕨類有可疑親緣關係。
帶蕨屬(Taeniocrada):與裸蕨類有可疑親緣關係。
此外,與裸蕨類有可疑親緣關係的還包括三枝蕨屬(Trimerophyton)、工蕨屬(Zosterophyllum)、布徹蕨屬(Bucheria)、亞拉蕨屬(Yarravia)、篦葉蕨屬(Pectinophyton)和小蕨屬(Paulophyton)等。
裸蕨植物在植物界的系統發育中上承生活在水中的藻類,下啟陸生的蕨類和前裸子植物,是植物界系統演化中的主幹。根據古植物化石推斷,古代和現代生存的蕨類植物的共同祖先,都是距今4億年前出現的裸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