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趄囁嚅 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拼音為 zī jū niè r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猶豫不決,欲進又退,欲言又止的樣子,通常指那些奴顏婢膝、畏縮不前的狀態。成語的出處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送李願歸盤谷序》。
在原文中,韓愈用「趑趄囁嚅」來形容那些在權貴之門伺候、在權勢之路奔走的人,他們的行為舉止,如同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形容他們處於污穢之中而不感到羞恥,觸犯法律而可能遭受懲罰,卻仍然心存僥倖,希望萬一能夠僥倖逃脫,直到老死才停止這樣的行為。這樣的描述揭示了這些人內心的矛盾和行為的矛盾,以及他們對於權力和地位的渴望,即使知道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在現代語境中,「趑趄囁嚅」常用來形容人在面對選擇或決定時的猶豫不決,或者是在某種壓力或困境下的猶豫和不確定。